•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建安区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首页 > 许昌 > 正文

    日期:2019-08-19 15:43:24    来源:许昌日报    
           日前,记者从建安区工商联了解到,该区共有81家企业与96个市定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扶贫基地20个,带动341户贫困户、800多人稳定增收;建成扶贫工厂26家,吸纳贫困群众110多名就业;2家企业以企带贫的形式带动39户贫困户稳定增收,120多家企业捐款捐物1200余万元,帮扶建档立卡贫困群众8000多名。
           在市“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建安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建安区工商联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百企帮百村” 精准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据了解,建安区出台了深化“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了台账,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建安区工商联成为该项工作的牵头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进一步深化“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传达市“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再次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投入脱贫攻坚。同时,该区工商联借助《许昌日报·工商界》专版、《今日建安》等媒体平台,对帮扶效果显著的企业进行宣传报道,树立一批可以学习、借鉴的典型,引导更多企业参与结对帮扶。该区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等多种方式,开展“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等模式的帮扶工作。
           建设扶贫基地、扶贫工厂、生态旅游项目等,推动产业扶贫。该区工商联积极动员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发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势,在该区建成了20个扶贫基地、230座食用菌种植大棚,并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带动341户、800多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按照政府主导、龙头企业管理、贫困群众参与的原则,动员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基点,建设扶贫工厂,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进厂务工;鼓励有条件的农业开发企业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流转土地以增加贫困群众和村民的收入,为所在地的村民和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整合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帮扶。该区工商联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使他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开展培训,强化技能扶贫。该区工商联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贫困群众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增强贫困群众的可持续就业能力。截至目前,该区多家企业已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10次,参训人员1600多人次。
           积极开展公益扶贫。该区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捐款捐物、助老助困、助残助医、慈善捐款等方式,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该区120多家企业捐款捐物1200多万元,榆林乡8家企业捐赠15万余元扶助498户贫困户。
           开展其他形式的扶贫工作。该区工商联动员广大民营企业落实贫困户人居环境“六改一增”,为贫困户修建门口道路,提供衣物、厨卫用具、床上用品等;引导浙江省绍兴市许昌商会为该区32个贫困村的925户贫困户捐赠价值14万余元的床垫。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宣传,通过‘商会之家’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和官方媒体,加大对‘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调研,了解贫困户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掌握企业在帮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协调对接;持续强化保障,加强机制建设,召开‘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或推进会,总结并交流经验;持续做好帮扶统计,确保台账录入及时准确,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建安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
    (许昌日报记者 阴玉钦 魏东雅 通讯员 宋会娟)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 

    下一篇:郑许市域铁路首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上一篇:二青会拳击赛落幕 我市选手摘取2金2银3铜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