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种足种好小麦。要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地块必须耙实”的技术要求,扩大机械深耕深松面积,全面提高整地质量,确保耙透、耙实、耙平、耙细,使土壤达到松紧适宜,以利于出苗和根系下扎。要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和地力水平确定播期和播量,做到适期播种。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提高肥料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要做好规划,建立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推广订单生产。要严格落实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现品种优质化、管理规范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不断提高优质强筋小麦产量、水平和商品率,示范带动我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最后要强化麦播技术服务。麦播期间,农技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服务,指导麦播工作。要继续开展好“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及时掌握麦播动态,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俗话说:“麦收胎里富,种好是基础。”因此,各地要树牢抗灾保麦播的思想,早谋划、早着手、早准备,及早制订防灾预案,强化防范措施,确保麦播顺利进行。(许昌日报记者 武芳)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