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马新超如约来到文峰献血屋,完成了他第106次献血。截至目前,他共献血106次 ,其中,全血11次4200毫升、机采成分血95次190个治疗量38000毫升。
“我参与无偿献血20多年,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患者。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有时想想,当我走在繁华的街头,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也许就有一个人的身上流淌着我的血液,这是何等幸福与快乐。”提起他坚持献血的初衷,马新超动情地说。
献血一次需要的是勇气,而坚持献血需要的则是毅力。谈及第一次参与献血时的情景,马新超仍记忆犹新:“ 记得1999年第一次献血时,血站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坐在采血椅上,看着殷红的血液缓缓流入采血袋内,想到这袋血可能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也是从那时起,将无偿献血坚持下去,帮助更多的患者渡过难关成了马新超的人生信条。当他了解到,单采血小板对治疗白血病、癌症等重症患者至关重要时,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单采血小板应急献血队伍。
经了解,在马新超22年的献血生涯中,他除了坚持定期献血外,还带动身边很多亲戚、朋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因无偿献血事迹突出,他多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但马新超做到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值得去坚持做的事情,无偿献血让我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坚持下去。”马新超坚定地说。
马新超是我市“百次献血英雄”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我市众多“百次献血英雄”心怀奉献与担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热血助力生命,为我市无偿献血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无私大爱。
许昌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血液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临床用血无法生产与替代,只能依靠爱心人士的捐献。
近期,我市临床用血量持续增加,为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帮助更多的患者渡过难关,呼吁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市民选择就近的采血点捐献热血,为挽救他人生命、保障医疗救治顺利开展贡献力量。
爱心人士献血前请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不空腹献血,二日内不饮酒;献血时请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接种48小时后可献血;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者(不包括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当日起,14天后可献血。
责编:郭宝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