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珈冉和姥姥为一线工作人员送饭。
□ 记者 张铮 文图
1月15日,在市区一间餐厅内,一个19岁的女孩儿和姥姥、妈妈一起,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做饭、送饭。
采访中,记者得知这个女孩儿叫华珈冉,是魏都区新兴街道办事处南关社区的居民。她的姥姥今年76岁、妈妈今年52岁,都是许昌慈善基金会的成员。平时哪里有需要,她们就去哪里。
“这次疫情防控期间,许昌慈善基金会的所有成员主动担起责任,义务为坚守在疫情防控卡点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去热腾腾的饭菜,让他们吃饱、吃好,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华珈冉说,在家人的感召下,她也加入其中,一家三代共同抗击疫情。
寒冬的早晨特别冷,华珈冉和姥姥、妈妈凌晨5时就要赶到餐厅,开始切菜、做饭。
“餐厅的条件比较简陋,没有热水,大家洗菜都是用凉水,每个人的手都冻得通红。有时太忙了,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华珈冉说,他们既是厨师,又是配送员,每天要做几百份饭菜,及时给一线工作人员送去。
“不辛苦!很幸福!”当被问到做志愿服务“辛苦不辛苦”时,华伽冉的姥姥笑着说。华珈冉和姥姥、妈妈都要忙碌一天,天不亮离开家,天黑了还没有回到家。
像这样的祖孙三代志愿者组合,还有襄城县的夏梦迪一家。三代人的战“疫”接力,没有一个人掉队。
在抗疫“战场”,我们看到的是“以身教者从”,听到的是良好家风的传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
当“小家”融入“大家”,当“小爱”汇聚“大爱”,一簇簇火苗凝成一道明亮的金黄火光,温暖了寒冬,抚慰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