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铺薯的时候,一是注意薯块与薯块的间距,二是注意薯块头尾一致。这样出苗才会整齐,便于移栽……”育苗现场,二郎庙村党支部书记孙彦武叮嘱群众。
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育苗是红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抢抓农时,该基地从2月11日就开始了新一年的育苗工作,工人把薯块种进土里后,10天左右薯块就会发芽萌出。预计3月底,第一批红薯苗就可以移栽。
浅井镇有红薯种植的传统,“三粉”加工历史久远。近年来,该镇立足本地农业生产特色,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持续延伸红薯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脱毒红薯苗繁育、种植,带动很多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彦武介绍,脱毒红薯苗产量高,亩产在4000至5000公斤。目前,老王脱毒红薯苗繁育基地有温室大棚30多个,育苗面积80余亩。
除老王脱毒红薯苗繁育基地外,其他育苗基地也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俺村共有6个优质红薯苗繁育基地,育苗大棚600个。下一步,我们将邀请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大户、农户加强指导,争取与更多红薯种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延伸红薯产业链条,让群众的腰包更鼓。”孙彦武表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