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穿上黄色绝缘服,戴上黄色头盔和护目镜,坐上绝缘斗臂车,两位“小黄人”奔向了十几米高的电线杆。35岁的李兵是这次任务的一员,他负责电缆头引线带电解除和带电恢复连接工作。
绝缘斗臂车缓缓升空,将李兵和工友王岩送至15米高空的电杆顶端。此刻,电缆头引线被晒得滚烫,两人蜷缩在0.5平方米的操作斗内,近10公斤的橡胶绝缘服像“移动桑拿房”,内部温度比外界高6℃。狭小的操作斗内,两人如同置身于烤箱中,汗水不断从额头、后背和手臂渗出,瞬间浸湿了绝缘服里面的衣服,贴在背上。
验电、设备绝缘遮蔽、用绝缘工具拆卸引线……骄阳炙烤下,王岩和李兵的汗水顺着脸颊流到脖子、流进前胸后背。
“汗水流进眼睛就眨眨眼,绝对不能用手擦。”李兵紧握绝缘剪,额头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滴落。地面监护员董鉴鸿紧盯作业平台,通过对讲机传达指令:“注意遮蔽顺序,注意带电部位!”
30分钟后,电缆头引线带电解除任务完成,两人脱下绝缘服时,蓝色工装已变成深蓝色,矿泉水瓶在他们手中瞬间见底儿。“12点还要进行带电恢复作业,得抓紧补充体能。”董鉴鸿接过“滴水”的绝缘服,仔细外翻晾晒。
“此次更换的两进四出三遥环网柜,可实现多电源接入,任一电源故障时,可快速切换至另一电源。同时还能实时检测电压、电流,辅助故障诊断,快速隔离故障恢复供电,极大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配网分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董鉴鸿介绍说。
连日来,我市气象部门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局部最高气温飙升至40℃。受此影响,许昌电网最大负荷两次突破历史极值,7月4日、7日分别达到362.4万千瓦、383.1万千瓦。面对持续“烤”验,许昌供电公司迎“峰”而上,通过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开展设备精益运维、加强突发故障应急管理等举措,全力守护群众清凉用电需求。
据悉,许昌供电公司先后完成220千伏襄城西输变电工程、箕山输变电工程投运,以及110千伏禹县2#主变、葛南变电站1#主变增容工程。其中,襄城西工程作为配套襄城厚德电厂的民生项目,投运后新增70万千瓦供电能力,显著提升电网整体供电水平;箕山站则化解禹州电网11万千瓦缺口,确保高温下可靠供电。
配网升级同步推进,41项度夏工程新建改造95台变压器,增加配电容量2.41万千伏安,新建改造线路47.91公里。这些“电力毛细血管”将清凉输送至千家万户,为市民群众清凉度夏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高温“烤”验,许昌供电公司坚持“能带电不停电”的原则,累计实施不停电作业33次,减少停电户数1320余户,减少停电时间160余小时,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穿上这身蓝工装,就是城市的‘电力守护人’。”李兵的工装上,盐渍画出“地图”,“我们多流一滴汗,百姓就少停一度电,这是一名电力人的责任,更是一名党员的初心。”下一步,许昌供电公司将加强电网重点部位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全力保障市民群众清凉度夏。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