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职工小家”的筹备,付庄运维班班长郭少甫说:“我们站的工作人员多数来自外省市,本地的工作人员很少,建‘职工小家’是想给他们家的温暖,让运维班成为凝聚智慧与汗水、充满温情与力量的集体。”付庄运维班现有工作人员15名,平均年龄33岁,年轻、有活力是付庄运维班的显著特征。这么多来自外省市的年轻人,如何给他们家的温暖成了付庄运维班面对的首要问题。
将“职工小家”的灵魂建立在情感联结上,缓解年轻人的焦虑和迷茫,能让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职工小家”的作用。年轻人的迷茫,给了“职工小家”项目设立的启发。付庄运维班设立了座谈会和师徒一带一等项目,让年轻人更快地融入集体。
“刚入职那会儿,我总觉得迷茫,不知道怎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正是‘职工小家’座谈会,让我们与老师傅有了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付庄运维班的徐振曦说,正是这样的平台将新老员工的距离快速拉近,让新员工能够迅速融入集体。座谈会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具体的限制,既讨论技术难题,也一起话家常,三五句话就消融了隔阂,拉近了距离。大家既是工作中的同事,也是生活中亲密无间的朋友,既获得了知识,又缓解了生活上的疲惫。
“职工小家”同样是付庄运维班员工交流技术、促进成长进步的平台。通过“职工小家”,付庄运维班设立了师徒一带一项目,在传统的老带新基础上,设置了师徒协议,老员工带新员工需要签订协议,以书面协议的形式进行规范。这个师徒协议可不是走过场,而是需要进行考核、续签,每年通过“职工小家”这个平台进行评估,师徒之间也可以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考虑效果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续签。
为了进一步推动班组成员的技术学习,“职工小家”还设立了班组微课堂,每月举行一次,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带动全体人员进步。在班组微课堂上,可以交流疑难问题、可以介绍最新技术,可以探讨设备使用经验。微课堂不设具体课题,既可以是专精的深入研究,也可以是工作的经验分享,给运维班成员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所有人都可以边分享边学习。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付庄运维班QC课题攻关卓有成效,其中“研制地上变压器喷淋降温装置”荣获省公司三等奖,同时申报了倒闸操作车、接地线架、高位母线桥专用接地线等多项国家专利。
“职工小家”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还深化了付庄运维班全体成员的安全认知。付庄运维班通过党建引领,全体党员签订“党员身边无违章承诺书”,将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落实操作人、值班长、班组长三级审核机制,确保班组成员每次操作的规范性,为每一次作业筑牢制度屏障;采用无人机+人工的立体巡检模式,认真开展巡视维护工作。2024年,付庄运维班总计完成变电站设备维护2900余项,开展巡视1400余次。得益于这样扎实有效的措施,付庄运维班取得连续安全运行9063天的优异成绩。
2024年,付庄运维班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在这座用匠心浇筑的小家里,翻动的书页是技术攻坚的智慧底火,碰撞的见解是电网未来的创新火种。这里是身体的休憩所,更是精神的锻造厂。
知识在书香中沉淀,技能在交流中升华。付庄运维班以“家”为纽带,凝聚起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当夜幕降临,城市亮起璀璨星河,那每一束温暖的光芒里,都跳动着“职工小家”的脉搏,成为“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