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严罚”为“容错”是该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该局积极推进“包容审慎+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的柔性执法模式,对于非主观故意、首次发生且危害轻微的违规行为,依法给予企业纠错机会,避免“小过重罚”,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保护了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目前,其已对10余起符合条件的案件作出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决定。
“无事不扰”让企业轻装前行。为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该局深化“互联网+监管”、优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大力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对同一企业能联合检查的坚决合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今年以来,该局通过联合检查等方式减少重复检查40余家次,切实将对诚信守法企业的打扰降到最低,让企业更专注研发和生产。
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执法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处罚环节。该局注重“执法端口前移”,主动梳理研判重点行业潜在风险,加强预警提示和行政指导,帮助企业从源头防范违法风险。执法过程中,该局推行“说理式执法”,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事后,强化督导服务、整改核查和困难帮扶,确保“免罚不免责”,并积极在质量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
法治是柔性执法的基石。该局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在检查中亮证告知检查事项和检查依据,将普法宣传融入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定期开展案卷评查,确保执法公正严明,为柔性监管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执法就是服务,服务也是执法。”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深化包容审慎监管,精准把握执法“力度”与“温度”的平衡,以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打造“一带一圈一谷”中心城区产业高地注入营商动能。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